彭小盛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ArtChina 现场 “川美手感”塑造“时代质感”--艺术当代

ArtChina 现场 “川美手感”塑造“时代质感”|-艺术当代王继伦

在时隔三十余年后,2017年6月8日,四川美术学院第三次携阖校经典作品“进京”。前两次“进京”,恰逢伤痕美术风行全国,作为原创地的川美,把“先进经验”分享给北京乃至全国的同行。而此次在中国美术馆的重逢,则是当代艺术风行二十余年后,历来被视为架上重镇,当代半壁的四川美术学院对外界的又一次全面展示。在这个二百余位艺术家玛洛加尔领主,三百余件作品的庞大整容中,除了展示了一批构成时代美术史关键节点和艺术标杆的著名作品原作外,还为观众揭示了川美的几个“鲜见”的侧面,包括:前“伤痕”时期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传承与文脉;架上绘画领域潜藏于主题、伤痕、乡土、身体、城市、卡通等表面符号之下的手感积淀与感知系统的生成;近年来在装置、多媒体等领域的积极拓展等等;这一贯通三十年,同时又承上启下的时间线索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外界对于川美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展览本身,作为一个艺术“事件”,刘特良使我们得以窥见,在以文献系统、流派系统为标志的可见物以外,川美特殊的师生关系、人际生态系统是如何使学院“无形的传统”得以延续发展叶寸心扮演者。同时,也使得我们对于川美绘画如何以其敏锐的身体触感与表现手感,来摸索、展现时代质感有了更贴近的认识。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开幕致辞
2017年6月8日下午3:00,“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介绍本次展览:“这是继1982、1984年四川美院两次进京作品展之后的又一重要展事,既有‘伤痕’‘乡土 ’时期的经典之作,也有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创作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梳理,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许;它们涉及多种媒介、多个形态、多个系科,能较为全面地呈现2000年以来川美艺术创作领域的新线索、新方向、新谱系。”

开幕合影
此次展览将以八个学术单元——时代强音、传统再造、现实关切、语言之思、图像叙事、实验之维、意象生成和历史回望,系统地展示200多位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种画种的,丰富呈现四川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教育家到新生代艺术家的开拓精神与丰硕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峰女壁女,在新的历史时期与艺术史语境下的创作谱系:

研讨会现场
“时代强音”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美院的艺术家们关注现实,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去言说、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精神。
“传统再造”展现了四川美院的艺术家们一方面不断向传统学习,挖掘与发展传统中的精华,同时立足于时代与本土的文化语境,让传统在新的叙事话语、审美体系、美术史的上下文中,尤其是新的文化土壤中,绽放和生成新的价值。

展览现场
在四川美院的创作谱系中,现实主义有深厚的积淀与完整的发展脉络。在“现实关切”单元中,既有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作品,也有对西南的地缘特点与生存经验的表现,特别是有部分艺术家从微观、日众利网常、碎片化的角度切入,呈现了现实丰富且多样的肌理。
“语言之思”呈现了艺术家们对语言的驾驭,以及在方法论意识上的多元性。语言的“再编码”及其对本土艺术史上下关系的强调已成为艺术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展览现场
图像对绘画的冲击,不仅会颠覆现代主义以来绘画艺术所捍卫的精英性、原创性,而且会打破艺术与现实的边界,改变人们对绘画的观看——审美习惯h7n1。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家们推动了当代绘画的图像转向,使其向平面化、图像化、符号化方向发展。当然,一旦图像成为中心,占据了画面,必然会遭到绘画性的反击。而这一对矛盾从后现代艺术以来,就始终是艺术家们纠结的问题。这也是“图像叙事”板块所思考和呈现的。
“实验之维”单元并不追求极端的反叛,相反曹力伟,所呈现出的是“后学院”时代艺术创作的开放性、多样性,尤其是跨学科的特征。本次展览的作品不局限在单一的系科和媒介中,希望较为全面地呈现近年来四川美院那些富有创新与开拓精神的艺术实验。

展览现场
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象”既指自然的物理形态龋齿宁含片,也包含着对时空、万物的抽象认识。而“意”更为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才情与修养。魏晋以降,“意”与“象”的结合,逐渐使其成为中国人以“感物”为起点、以“游心”为过程,以“悟道”为目的的美学主张。“意象生成”单元强调“生成”,实质是讨论“意象”在当代文化——审美领域的转化、升华,言说其负载的新的价值。在本单元的作品中,既有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表现,也有东方化的审美追求。

展览现场
“历史回望”单元集中展示的是四川美院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通过这个展览单元,我们不仅可以回望历史,领略到艺术谱系的魅力,而且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感受到四川美院的学院精神与内在力量。
————部分作品————

吴凡蒲公英木版画35.8cm×57.8cm1959
罗中立父亲布面油画215cm×150cm1980中国美术馆藏
庞茂琨寂静的日子布面油画1065cm ×129cm1989
程丛林1968年某月某日·雪布面油画200 cm × 300 cm1979中国美术馆藏
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布面油画96cm×130cm1981中国美术馆藏
王亥春布面油画159 cm × 78 cm1979中国美术馆藏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5号布面油画200cm × 260cm2001
周春芽 湖边布面油画250cm × 200cm2015

焦兴涛 才子佳人 铜 1999
黄冰逸 万物绢本水墨34cm×35cm×482012 - 2015
唐勇 平衡树、工业纤维、黑线、树脂、互动设备420cm×420cm×360cm2016
朱毅勇 山村小店布面油画132cm × 160cm1981中国美术馆藏
陈安健 茶馆系列-温 布面油画117.5cm × 161cm2013
新刊上市 · 点击封面浏览
长按二维码关注艺术当代
点击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订阅上海书画出版社其他四本期刊公众微信,您将收到不同门类的艺术资讯,还有每期杂志精彩内容大放送。

▼▼▼▼杂志订阅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