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盛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Bourdain”! 一夜间,大家都从“蔡澜”变成了“Anthony-什锦饼干

Bourdain”! 一夜间,大家都从“蔡澜”变成了“Anthony-什锦饼干

@莫直接
中国人对死亡的理解依旧是堂会式的!
对称的空间,对称的思绪,必然的追思,在逝者自认为并不好的一生里探索一些“逻辑性”的可歌可泣。
周末,大家又纷纷R.I.P了!
Anthony Bourdain 自缢,迅速点燃了大众的社交情怀。
只是这次起点稍稍有些高,大多数人对这位美食家大叔的感知,多是当年旅游卫视里的匆匆一瞥。
Bourdain差不多是2000年成名的挺乃儿,而现在那些自诩会吃的小朋友,多在意的是“孤独五郎"和他的B级美食。
可是无所谓,你悼念了,我也要悼念,不然出去喝酒聊什么呢?
北上广深,勉强加个杭,“吃货们”开始补课,臆想,学习一些修辞,化成一条条拙劣的“墓志铭”,刻在Bourdain远在东方的那块“云墓碑”上。
二三线城市的意见领袖们呢,畏畏缩缩,他们只知道一个很会吃的老外死了,其余一概不知,他们想想算了,不纪念了,找到县城里最好吃的小龙虾才算是盛夏的重要的当下。
圈内就比较意思,一篇篇长长的“悼文”如约而至:
北京”小宽“的《美食家之死》,冗长得介绍了Bourdain的一生,并把一众“食评人”朋友的思念和感慨做了一番总结和归纳霍东阁,当然,文章光“影响”这个词就用了十几处,总之Bourdain影响了一切,就差发明“色香味俱全”了。
上海“吃心”的《世界上最迷人的厨师,今天踏上了天堂的美食之旅》,汪则翰和这个繁复的标题一样繁复的,是文中作者将自己的就餐经历和Bourdain的一生做了精确的匹配,从吃了某餐厅想到了Bourdain的话,到秀出Bourdain的周边,或者疯狂的在Bourdain去过的餐厅“打卡”以示自己是"正版追随者",亦或发出那种:
“每到一个陌生城市,总会想安东尼有没有来过” 的感慨。
小姑娘么,这种“朋友圈写作”完全能理解,而文笔透出那股诚实的“亚文化式的仰慕”,倒反证出Bourdain身上具备的摇滚性。
至于被我经常撩骚的那位上海著名的日料食评人,并未对Bourdain的死生出任何的评论,倒在情理之中,“日料世界第一”,“糯米蛋糕”这种粗俗的西方评价,应当不屑的吧。
开个玩笑!
最有趣的是我一个杭州的食评人朋友,他简明扼要在朋友圈里po了一句文案:
-再沉淀几年,做一个不会做菜的波登。

这话一听让人慌张,然后PO图里,那本繁体版的《厨房机密档案》的封面上,Bourdain似乎斜斜撇着他,一阵颤栗和悲戚。
综上大漠敦煌,写给Bourdain的文字,好似是一集学者、伟人、思想家、文艺青年、有影响力的“成功学人士”的主旋律纪录片,这种纪念是很中国式的,用一种片面的正面去剖析和解构。甚至一点都不互联网。
你会发现,如果把Bourdain换成马云,这些赞美、歌颂乃至追思也是成立的。
我不禁在想,大家是不是被美国方面发了“通稿”?
当然,我那位杭州的朋友肯定没被发到通稿,他的追思反倒是最犀利和连Bourdain都害怕的摇滚风!虽然他对的Bourdain的一生有着比较大的误会。
说说自己......
我对Anthony Bourdain的理解仅仅只有一本书:
《A Cook’s Toure—In Search of the perfect Meal》。

准确讲,就两次往返广州的航班,差不多读完了他。
其中我似乎错过了“羊肉杂碎布丁”、“西海岸”这两个章节,因为在读过“英伦大火”后,抑制不住脑海里的灵感和模仿Bourdain笔触的冲动弘愿寺,想写一篇在牛津就餐的文章。
我甚至在飞机上写好了草稿,而在落机等出租车时复读一遍后,觉得这就是个十足的垃圾,沮丧地删了。
我并没有看过Bourdain的任何电视节目,我预感最近疯传的《四川篇》和《上海篇》亦是毫不真实且无趣的。
如果读过Bourdain的书就该知道,他的文字和他的“电视制作”是完全割裂的两件事情,他不遗余力地散布着对电视制作的怀疑、困扰、愤怒和抑郁,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
而西方这类“探索类”环游世界的美食节目,食物本身毫无意义,无非是一种文化观输出和政治观表达,当然,部分“受众国国民”看到自己的饮食和文化出现在西方主流媒体上,会有种难掩的兴奋,好似被认可了。
我不晓得这些事情会不会困扰Bourdain本人,他在节目上必须对异域和未知的吃食,佯装出礼貌性的赞叹,并时刻保持恰当的亢奋,而他在微笑塞入食物的那一瞬,眼神明显充斥着疲惫,这件事若要重复十几年,确会让人崩溃。
所以Bourdain写作,在文字里,他无需面对镜头,他直击,用精妙且设计过的语言和副词讽刺,用直白弱智的形容词和修辞赞美,哪怕在表达好吃的时,堆砌上好多幼稚的叠词卡介菌 。
对食境的描写呢。
简约,从容,寥寥几笔把周遭的人、物、食,以及傻子和聪明人都写清楚了。
你甚至觉得他那气若游丝的笔触可否可以表达那丰满的情感,并为之捏把汗。
可事实是他做到了,或者也许,在他眼里现实里并没有那么多的充沛情感可以表达。
Bourdain的文字颜文伟,是一巴掌。抽过去,对方不敢还手的样子,挨打了,脸颊通红,但是不说,满腹委屈,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个恶棍。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左派作家,他毫无掩饰对垃圾食物得喜爱,但是在这些基础食物上,你看不到任何你想看到的评价?
为什么?
在无梯度的食物里堆砌评价,毫无意义,低级食品不需要技巧,只需要态度,烹饪者的态度,食客的态度。
当然,Bourdain也是细腻的,他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对人们言语的敏感,对法国童年的怀念。
西方“婴儿潮”一代大概与生俱来有这种矛盾吧,他们原生在富庶的资本主义,反叛期憧憬革命和多元未来,之后回归商业无罪不罚,回归叫他们痛恨而无法摆脱的享乐主义。无奈,好在可以讽刺和揶揄,好在可以指桑骂槐。
以上......
Antohony Bourdain 首先是一个作家,他不是一个资讯提供者,不是一个食物测评师,不是所谓的东京美食攻略制作人,不是美食书籍的摘抄员,不是各个高级餐厅的人脉炫耀机,他不卖端午的粽子,不卖圣诞的火鸡,更不是什么感悟落花、蝉鸣、暮霜的东方意境师。
他根本没有影响任何事情,他只是个”烂节目”的主持人,为发展中国家的文艺青年们提供诗与远方的向往,或者一个傻了吧唧的裸辞理由。
-我感觉自己像偷了一辆车,一辆特别特别好的车,然后我每天在看后视镜,总觉得自己会随时撞车。只是到现在,还没撞上而已。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大概极端不愿被人当做英雄和楷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