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盛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Chapter 2 新西兰行记 毛利人的中土世界之歌-祖奇小札

Chapter 2 新西兰行记 毛利人的中土世界之歌-祖奇小札

城堡山castle hills
这一天要花在路上的时候会比较多,大清早便起床出发。
一路上,两边都是平坦的草原,时不时见几只牛羊。古丽扎娜远处的雪山开始浮现,白雪从山腰逐渐消融,春意蔓延至地平。车内就着欢快的歌,内心却宁静舒悦。
从基督城出发向西边走,驱车差不多一小时到达。将车停在入口处,除了远处的雪山和路口的castle hills路牌,只能看见一条小路曲折伸向远处的乱石堆。正在怀疑是不是这个地方,又见有游客或居民,背着背囊和衣着运动装步入小道。
于是也随着跟过去了。



步行了1公里多,才看到这以作为《纳米亚传奇》和《指环王》取景地之一闻名的巨石怪阵。远看着是碎石堆,走近了才发现,这些堆堆叠叠天然山石群金蜘蛛轴承网,原来都有几层楼高。而且石头虽形状千奇百怪,一眼看过去却又无法区别。在这里转着转着会昏了头,像是走进迷宫阵。
因为地壳运动,这些石群才从海底上升到陆地。这里不仅是地球的进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也是攀岩爱好者的练习场地和徒步爱好者的拜访之处。岩石表面的那些小坑,据说就是攀登者凿出来的。




亚瑟隘口国家公园 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
继续往西60多公里,是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车子开到这里,已经是新西兰的海拔最高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心地带了。此处的地形复杂多样,极具特色。东侧是河床,而西边则是山林。许多地段受古冰川的作用,部分形成险峻陡坡,部分又是平底山谷。
一下车,就感受到高海拔的低温,还下着小雨。
披肩已经不能御寒了,换成轻羽绒,再加上旅行必备的雨衣,大大减少了行走山林中的不便。入口的指示牌,写清了关于步道的长度以及所需时间。考虑到体力与时间,天气也不好,我决定走到Devils Punchbowl Falls就返回了。虽然内心真的是很想走完全程看遍风景,但是今天确实也不适合徒步太长。只好在心里悄悄mark下来。



魔鬼酒杯瀑布Devils Punchbowl Falls
这只是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其中一个点。
相信有机会继续在公园里走,真的会有机会挖掘更多。我喜欢徒步,所以外游时也会经常选择国家森林公园或户外自然区等景点。
走过Historic Walk的指示牌,开始听见有水声在震荡山谷。之后的便是上坡山路,步速减缓,也逐渐吃力。下雨天路滑,并不好走。1公里的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到达这131英尺高的瀑布。
国内景观丰富,其中也有不少壮丽的瀑布。我也走过国外数个瀑布景观,魔鬼大酒杯这个原始摩斯拉,还真的算不上特别出色。所处的底部观景台窄小,找不着好位置,镜头也不是广角,再加上天色不好。怎么拍都觉得不合意。
最后选择了一个较低处,以高势为遮挡,只拍瀑布的下游端。


在行程中的石阶边,如果不留心,会忽略掉这只小小木马。
这里写着一个小故事。
叫Kiere的女孩,因为生命短暂,年纪轻轻已经不在人世了。她的家人,每去到一个她生前想去但没机会再去的地方的时候,就会留下小木马作为对她念想。
翻过背面,是一位笑得很灿烂的女孩。真的是Most beautiful angel。
感觉木马和照片在这里已经很久了。
但是路过的行人,谁也没有破坏它们。
我想,她的家人是真的很爱她。很想念她加蓬蝰蛇。


布伦纳湖 Lake Brunner
这个点,在原本的计划行程上,是没有的。
完全是沿着73号公路继续走,看到指示写着前方几公里是Lake Brunner就想着反正不远妙网卡盟,就过来了。没想到开进了山林里,而且是一条未开发的碎石路,开了好长一段距离都还未见路况有变。
有点懊悔自己给自己找事了。但这是一条单行道,直接掉头往回开的话,消耗时间不说,如果两车相遇,也是非常危险的。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结果又峰回路转地到了湖边。
周边真的非常安静,渺无人烟。
听不见风吹树叶声,也听不见清水波动声,偶尔有几声鸟鸣。太白天的,真的太安静了樊梨花征西。再看湖面,简直平稳如镜守夜人誓词。



新西兰是个千湖国度,包括我接下来的行程里,也是有各种湖。
虽然在深山里,趁着有信号我赶紧查查这个湖,但是资料也不像其他湖泊那边多,看来真的是鲜有人知。而且,别人上传的图跟我这个看到的景观不一样。
估计我是误打误撞,来到了这个湖的另一边。
难怪一副原始化的模样,静谧又荒无人烟。这瞬间倒是有点发现新大陆的心情。如同David Dallas在《RUNNIN'》里唱的:I got a new world in my view。
继续在能看见雪山的道路上,向西往Greymouth方向去。

薄饼岩 Punakaki Pancake Rocks
这个是我这一天行程中的重要目标,重要到不顺路我也特意先往北去再原路返回继续向南走。因为这里涨潮的时候,会有别具特色的壮景,我很想亲眼验证。
来到这还未见潮水汹涌,已经先被一层一层像千层薄饼似的岩石惊喜到了。一边等涨潮丑女皇后,一边翻阅手机查看这奇石的由来:三千万年以来,海底的小型生物死亡后,和沙土交替层压,因此形成多层区域。由于地壳运动,让海底水平线上升并使这些岩石露于地表。而再经过雨水和风力的侵蚀,使得这些层次沿着悬崖沟壑垂直而立,如同薄饼层层叠叠。
如今看去,悬崖突兀嶙峋依谷网,数百块石柱林立其中。历经千万年的雕琢,才能得此巧夺天工之造。


这里闻名的涨潮景观有两个:一是在悬崖深处的许多地方,因为雨水潮湿和海水拍打,形成垂直型风井。每逢大潮,海水涌入狭窄的水渠,通过大量垂直的喷水孔冲出,不时形成喷泉状的水柱。
二是Blowhole,是个下方与大海相通的巨石洞。当涨潮来临的时候,海水会倒灌进入此,挤压形成的喷水柱可达数十米高,声音宏亮如妖兽咆哮。


很可惜,我这次出行工作做得不及格。
还未出发之前查看资料,偶然看到某个博主说到涨潮景观是傍晚,就一直以为是下午5-7点的时间。在这里足足等了差不多3个小时。一直百无聊赖,”What do you see?"读了一遍又一遍,上面的动物找了一只又一只,单向小步道走了一圈又一圈。
几度欲离开,却又害怕错过。
幸亏已经开始入春,天黑比较晚,快晚上8点了夜色才降临。因为还要向北八九十公里去hokitika镇留宿,最后真的不能再等了冰骨魔君 ,心怀遗憾在入口与门牌自拍一个算留念了。
都说旅行要留点遗憾,你才会念念不忘揸紧中指。
我暂且相信一下吧。



初到基督城清查阅新西兰chaper 1
其余行程的详情可参阅其他章节
本次新西兰整理完后
会总结一版关于消费信息和路线规划
只想单纯做攻略参考的话可阅该版
-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