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盛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石崇巨富痣自服中药竟致腹胀如鼓 一肚子坏水从哪儿来-浙江医学科普

自服中药竟致腹胀如鼓 一肚子坏水从哪儿来-浙江医学科普

点击上方“浙江医学科普”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色青黑异常,腹胀如鼓,像是怀了几个月身孕一样,体检发现下肢水肿,肝脏增大,还有腹水,在浙江省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咩庆主任医师的诊室,周大爷脸色很差,心情更是焦虑。进一步检查发现,周大爷得的是一种叫肝小静脉闭塞症的病症,而引发疾病的根源竟是一杯小小的“三七”养生茶。
“三七”泡茶却引祸端

周大爷近日总觉得肚子胀胀的不太舒服,吃东西不消化,胃口也越来越差,以为是老胃病犯了,就随便去村里的卫生所配了点胃药吃,可是症状却没有好转,肚子反而越来越胀了。周大爷的儿子回老家发现父亲症状很奇怪,便将其带回杭州看病。
张咩庆主任觉得患者的情况不是普通胃病那么简单,就为其安排了一系列检查。腹部CT结果显示,患者肝脏肿大且伴有大量腹水,肝静脉显示不清。根据患者的情况,几经排查,在否定了几种猜想后,张主任联想到了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肝小静脉闭塞症,这种疾病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肝脏肿大、腹水。
进一步询问病史,张主任才得知,原来周大爷发病前曾服用过一种自种的中药“三七”。患有高血压的周大爷听说三七有活血、降压的功效,就拜托在杭州的儿子寄回了三七粉调养身体,石崇巨富痣服用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不错,但就是有点贵。听村里人说有一批三七的移栽苗,周大爷便决定自种,待成熟后,周大爷便开始服用切片的“三七”根泡水。大概服用了半个月后,因为腹胀,周大爷才停用。
张主任让周大爷家属从老家将吃剩的“三七”邮寄过来,同时安排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病变符合肝小静脉阻塞症的特点,而从老家寄来了自种的“三七”也被证实是会引发中毒的“土三七”。这下真相大白:土三七中毒引起了肝小静脉闭塞症。
真假三七 傻傻分不清
“三七不是养生好药吗,怎么会吃出病来呢?”周大爷很困惑。
张主任解释道,“土三七”与“三七”一字之差,作用却截然不同。
普通三七属五加科姜桂成,无毒,而且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还被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誉为“金不换”;
土三七中景天科的也是无毒的,而隶属菊科的土三七含有吡咯烷生物碱成分,有毒,并且这种成分小剂量就可致中毒,这些毒物被人体吸收后可引起肝小静脉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症,严重的可能导致肝衰竭死亡。
好在周大爷服用土三七的时间较短,而且只是泡水喝,所以中毒程度还不算重。“如果土三七泡酒,毒性成分会析出更多,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张主任介绍,国内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发病主要由化疗药物的使用,以及服用土三七及其类似物引起,轻症的患者经治疗后可基本恢复,重症患者会引起肝脏、肾脏,心脏等多脏器衰竭,死亡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硬化,有的患者会出现长期顽固性腹水。
“该疾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手段,只能对症治疗以及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周大爷使用量不大,而且服用时间也不长,因此没有对肝脏造成持续的损伤,肝脏损害较轻,相对恢复更快些,目前,周大爷经过对症治疗后,肚子明显变小了,腹胀消失了,胃口也好了很多,后续还需要进一步治疗及随访。
常见引起肝损的中药
张主任提醒大家,在临床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草药,大众对其毒性作用往往认识不足,为了避免中毒事件的一再发生,建议不要自服中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常见引起肝损的中药有以下几种。
肝毒吡咯烷生物碱类(土三七、千里光)
以千里光、土三七的含量较为丰富,其急、慢性中毒可以引起肝脏的肝窦阻塞综合征、肝硬化。
含鞣质类(诃子、石榴皮、虎杖、五倍子) 
鞣质广泛存在于五倍子、石榴皮、诃子、虎杖等植物中。研究显示,可水解鞣质对肝脏的直接毒性较高,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肝小叶中央坏死、脂肪肝、肝硬化等。
毒性皂苷、萜类(黄药子、决明子、川楝子、贯众) 
一些药材兼具两类毒性成分。如黄药子,主要毒性成分是薯蓣皂苷元和薯蓣毒皂元,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来自于久服药物产生蓄积而导致肝中毒。
蒽醌类(何首乌、大黄、番泻叶) 
大黄、何首乌所含的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被认为有脏肝毒性等,学界对蒽醌类成分中药的忧虑还涉及番泻叶、虎杖、芦荟等众多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
多种有毒成分类(雷公藤) 
中药的物质组成非常复杂,某些肝脏毒性中药同时含有多种对肝脏损伤的成分。雷公藤是这类中药的典型代表,它含有的雷公藤生物碱、萜类及苷类物质均具有毒性。
矿物药(雄黄、砒石) 
矿物药包括雄黄、砒石等,其毒性可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心坏死。此外,含砷或含铅矿物药也可在体内蓄积重金属,致使肝脏损伤。
当然,药物的肝脏毒性作用与药物剂量、炮制方法、配伍应用均相关,有些有毒成分的中药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大家应避免自服中药,也尽量避免长期服药。
(孔青青 汤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