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盛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石头村发财记难以捉摸 曹操——多重人格-太原明悦心理咨询

难以捉摸 曹操——多重人格-太原明悦心理咨询

立夏
曹操(155—220)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二十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建安二十一年进封魏王。曹魏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在政治军事方面,数十年间,曹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恒,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其文亦清峻通脱。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在三国人物中,曹操无疑是对时局影响最大的人物,也是最受争议的人物。据相关史料记载,曹操的为人处世也变化无常难以捉摸。这其实是他自信、自卑的双重人格的突出表现,那么曹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双重人格呢?
多重人格是情感、思想及言行不协调
在心理学上,人格是个人特有的情感、思想及言行的总和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而当这些成分彼此失调的时候,人就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的突出特征为:
(1)一个人可以具有两种或多种的人格模式,分别在不同时间里出现;
(2)在某个特定情境或时间段内,个人会有一种突出的人格模式,称为主体人格;
(3)此时个人所有的情感、思想及言行都按其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会显出另一人格的痕迹;
(4)个人在某种情绪或精神刺激的作用下,会改变为另一种人格模式,其一切情感、思想及言行都按照新的人格模式行事。
一般说来,人格多样化是自我完善的表现,但人格的极端化则是人格缺陷的表现。

曹操待人宽容而严苛,乐观而刻薄,率真而猜忌
回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史料,他的为人时而宽容大度,时而严苛暴戾;时而乐观豁达,时而阴暗刻薄;时而率真坦诚,时而猜忌多疑。如此极端化的行为表现,决定了曹操的双重人格,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寻找平衡。
曹操的自卑首先来自于其不明不白的身世。曹操的父亲是曹嵩,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虽贵为费亭侯,却自幼是一个宦官。而在当时的社会,宦官是被人歧视的阶层,深受那些出身名门的官僚士大夫的轻视。曹操的小名叫“阿瞒”,它可谓是曹操父祖对宦官出身之自卑情结的写照!它深深植根于曹操的潜意识中。
曹操的自卑也来自于他的相貌。东汉末年、魏晋时期的人都很重视个人的仪表风姿,曹操个子不高,相貌一无可取之处,这也给曹操带来了难以磨灭的自卑感。
《三国志》中对于同时代重要人物的相貌都给予了正面描写,特别在谈及刘备和孙权的长相时,都描述他们具有帝王之相,但对曹操的相貌却是只字未提,就是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有短短八个字“身长七尺,细眼长髯”。难怪匈奴使者来朝拜他时,他会自卑到让相貌出众的崔琰顶替他,自己充当卫士站立一旁,由此留下了“捉刀”的典故。

曹操的自卑还来自于他极度的猜疑。最能反映曹操多疑性格的事件是他逃亡途中杀吕伯奢一家。吕伯奢是曹操的老朋友,曹操逃亡至此,伯奢一家欲备食款待。曹操听到磨刀的声音,以为伯奢要杀他,就在晚上把伯奢一家给杀光了。此外,太尉杨彪与袁绍结亲,曹操怀疑他要谋害自己,诬蔑杨彪以忤逆大罪下狱,后经孔融力保才免于被杀。但其子杨修后来还是未能幸免于难,被曹操所杀。
相较于隐性的自卑感,曹操的自信更流于外表。例如,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的张绣向他投降。不料,张绣后来突然反叛,并在乱军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建安四年,张绣再次向曹操投降,曹操并没有借此报仇反而执起张绣的手,为他盛宴欢迎,而且让其子娶张绣的女儿拜扬武将军,表现了非同寻常的气度。

还如,曹操做兖州牧时,张邈叛逃,同时劫得部将毕谌之母、弟、妻、子,曹操同意毕谌去寻家人,毕谌叩头表示没有二心。不料毕谌一出门就投奔了吕布。等到曹操攻破吕布,活捉毕谌时,众人都以为毕谌必死无疑,但曹操却褒赞他忠孝,又以毕谌为鲁相。
曹操最突出的自信表现是对陈琳的宽恕。陈琳原是袁绍帐下的文书,在声讨曹操的檄文当中,把他祖孙三代骂了个狗血喷头。对此,曹操不仅不生气,反而从纯文学的角度来加以欣赏。后来曹操击败袁绍俘获陈琳时,也未加追究,而是委以重任,使他得以成为“建安七子”之一。
人们有所不知的是,曹操对自己的妻室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如他后来的正妻卞氏出身于倡优之家,侍妾中尹夫人、杜夫人原为有夫有子之妇。尹夫人原为吕布属下秦禄之妻,携子秦朗改嫁曹操,后生曹矩。秦朗与曹操之孙曹睿年纪相仿,在曹睿执政时授以内官,升为骠骑将军。杜夫人原为大将军何进的儿媳,携子何晏改嫁曹操,又生子曹林和曹衮。曹操对养子也如同亲生,常在宴会中向客人介绍他们,并说:“世人有谁像我这般疼爱养子的?”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缺陷
曹操的自信与自卑的双重人格特质,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人格特质。首先,曹操的自信使得他具有开朗幽默的外向型人格,喜欢与人交往,曾得到了不少名士的关注。当时的名士许劭就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
此外,曹操也时常以幽默轻松的姿态示人,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三国志》裴注引《魏书》记载,在两军交战期间,石头村发财记敌军使者去见曹操,曹操开玩笑地说:“你们想要看我曹操吗?其实我也是一般人的模样,没有多长耳朵和嘴巴,只不过比较聪明而已。”在自信的对垒中,足见曹操的幽默随和。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名句,更是千百年来士大夫们追求的自信自由境界。
相比自信时的曹操,自卑时的曹操却完全是另一幅面孔。此时的他变得沉郁险恶,睚眦必报。如,他诛杀桓邵;不容有失棒杀爱妾;冷酷无情,借头抚众。这与他开朗幽默的自信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卑还使得曹操变得十分敏感。例如,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曹操听到他的名声而召见他,令他常伴左右治疗自己的头痛病。但华佗不愿做曹操的侍医,时常借口回家,曹操为此非常恼怒,将华佗拘捕回许昌,致使他最后死在狱中。

在心理学中,自卑是个人自我评价偏低,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认为,自卑感是推动个人追求卓越的动力。曹操因为自己不大光彩的身世和不够英武的形貌曾饱受歧视,为了对抗这种自卑,曹操采用了多种防御机制,以获得自信的补偿,这一方面表现为曹操具有极强的升华能力,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他极端的自恋。
对于自我的升华,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不断自我超越,以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池早早,壮心不已”(《短歌行》)的境界对于自我的掩饰,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孙盛《杂记》)。这使得他变得极为猜疑和残忍,行为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
换言之,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悲剧。
太原明悦心理咨询中心是由国家行政部门正式批准注册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专业机构。咨询中心拥有一批专业强、业务精的心理专家、高校心理学教授、医院心理治疗师以及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业团队。
心理咨询范围 包括婚恋情感咨询、婚姻家庭咨询、亲子关系与儿童青少年成长咨询、职业发展与人际关系咨询、压力管理问题咨询、神经症咨询(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等)、失眠和性心理障碍、性取向、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心理咨询、创伤治疗及危机干预等效果显著。
【咨询热线】:
0351-8331156
明悦心理
15536656649
宁老师